第707章 三天之限(1 / 1)

扶明录 浪得虚名 1003 字 3天前

皇宫里崇祯帝面色凝重聆听一个太监正在汇报城上见闻,得知常宇传令适当反击保持实力,暗松一口气,心中却也担忧常宇会不会玩火自焚,硬逼着清军攻城,若是一个不慎……想着不由打了个冷颤,越发的不安:“可知道常宇何在?”

“回皇上,常公公现在应在城上吧”那太监低声说了句:“要不要小的去传常公公过来……”

“不用了”崇祯帝挥了挥手,这时门口有一太监朝王承恩招了招手,王承恩走了过去那太监在他耳边轻语一会,随后王承恩走进殿内:“皇上,顺天府的说常公公麾下的几个统领打砸茶楼,还把前去劝架的府尹给打了……”

“胡闹!”崇祯帝本就心中抑郁闻言顿时大怒,正欲让人去问罪,突然想到了什么:“他们为何无故生事?”王承恩赶紧把缘由说了,崇祯帝立刻脸色铁青,拳头握的青筋暴起,浑身颤抖不已。

“皇爷,您,您别气着,老奴现在就去派人找常公公去责罚他们!”

“为何要责罚他们”崇祯帝冷哼:“他们都是杀敌护国有功的英雄,喝口茶还要被羞辱若是朕在的话可不只要打人了,都要放火杀人了!”

王承恩连连应是,又道:“那几个嘴欠的纨绔打就打了,可是把顺天府尹给揍了可就……这回头传出去可有伤东厂名声啊,少不得被有心人利用,弹劾东厂骄横跋扈……”

“只怪他倒霉了”崇祯叹口气最终还是不放心便让王承恩派个人好生安抚一下那府尹,言之必将严惩,转头却又让太监送了五十两银子去了东厂衙门,说是给几个打架的茶水费。

夕阳下山,夜幕初降,城外的鞑子大张旗鼓弄的人心惶惶,城内的一番热闹城外却无法一饱眼福甚至耳福,当然他们也不关心。

却也不是一点都不关心,毕竟多尔衮这一番动作就是为了试探城中明军反应,四下围城同时动手佯攻让明军惊慌失措,又是开炮又是放箭的,瞧丫吓得。

一想到刚才明军那副德行,多尔衮就忍不住仰天大笑,笑着笑着就觉得没了趣味,毕竟城中还有个非常有实力非常沉得住气的对手,那个小太监!

明军从一开始炮弹不要钱似的猛轰,城上人马急调到停止开火消极反击仅用了一刻多钟,很显然是有人看破他的意图,而且能这么快的人除了那小太监多尔衮想不到其他人。

可是他看破了又如何,明军最开始的反应就是最真实的反应,城上至少有二十门大小不已的火炮,兵力少说有三万以上且很显然有备而战,能在最快速度把人马调上城,机动性很强,只是瞧起慌乱模样,明显实战不足,多是菜鸟。

明军能打的野战部队先去保定府剿匪,后急急回京勤王,原本战力本就逊色清军此时兵疲马乏又有何惧,也难怪只敢在远处旁观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围城,却不敢前进一步。

但为了以防万一,多尔衮还是决定在攻城的同时,还要派一支人马盯着南边的明军,防备其趁机偷袭,搁之前他没这个担忧,可自从和常宇交过手后,便不得不防,明廷出了这么个玩意,谁他么知道他暗中玩什么花样,再被他偷咬一口,前程尽毁了。

防人之心不可无,但眼线如何攻城才是主要问题,大明帝都周长几十里,城高墙厚还有护城河,而多尔衮手头无火炮利器兵马也仅三万,怎么打从哪面打都是个头疼问题。

但他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三天时间足矣。

没错,三天足以!李岩也这么认为。距离北京城正南五十里外的大兴境内,李岩率部终于火急火燎的从千里之外赶到了地头见了史可法,得知常宇调兵东去暗伏,略一沉思便知其心意,追不如堵,小督主是要跑在鞑子前头拦着他们。

只是鞑子们会给他们时间布置么,李岩琢磨着以常宇之智定然在京城下绊子拖住鞑子好让麾下实施计划。

黄得功言之,探马已报,鞑子要攻打京城。

李岩冷笑摇头:“以其骑兵之力,京城又有督主坐镇,鞑子想破城极难,不过是为宣泄一口怒气罢了”史可法则抚须点头,心道这李岩果然聪慧无比:“应是常公公故意激怒多尔衮使的拖延计”。

兵贵神速,李岩不敢在大兴耽搁,短短休整不过半日立刻率疲兵东去,红娘子则留在大兴,黄得功送其数里之外:“李将军,破敌之后我老黄在京城请你喝酒”李岩拱手大笑而去:“不醉不归!”

大兴城东一棵歪脖子树下,红娘子遥望远处尘土飞扬,直至天色渐黑方才一声叹息,招了招手,不远处三个嬉闹的孩童奔来,一个是常宇半道捡来的小道士,一个是乔三秀的儿子乔鹤龄,还有一个则是在赵州城中救下的南宫妤。

回到大兴城中,黄得功和史可法正在听探马汇报军情,见红娘子到来两人皆抱拳点头毫无怠慢之意,对于这位女中豪杰他们也是早有耳闻,此时虽退居二线搞后勤工作但其老公此时却是如日中天,不只得皇帝嘉奖,更被常宇视为栋梁之才。

红娘子还礼后则在一旁坐下,侧耳倾听一会便知大概局势,眼下鞑子兵约三万人马兵临帝都城下,且脑子发昏了要攻城,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先他们一步回京的小督主却不急不躁竟然下令各部止步休整待令。